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前三季度GDP为1015.36亿元。...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总体来看,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继续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管理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国家繁荣、改善人民生活福祉的强大力量。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不断加大的复杂形势,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我国经济发展顶住压力,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从宏观上看,前三季度GDP总体同比增长5.2%。右区域协作加强,创新活力加速。国民经济“稳”的基础依然牢固,“进”的动力更加充沛。从微观看,农业(林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4%,货物进出口比上年增长4.0%……在宏观政策保障下,全国生产供给平稳增长,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就业价格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扎实的数据和信心清晰地表明,中国经济的稳定基础在加强、进步力量在凝聚、积极因素在增多,体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三季报》增长5.2%,延续政治支持和消费刺激的良性循环。今年以来,我国因“以旧换新”政策不断加大补贴力度,各地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帮助居民满足消费需求,并陆续因地制宜制定出台新规定,惠及民生、促消费、优服务、保物价。数据显示,符合兑换政策的特定尺寸家用电器、视听设备、办公文化用品、穆布莱斯和通信设备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9月10日,今年全国换车申请数量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超过3万人次。申请新车……数据的增长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扩大以及居民消费信心的持续提升。也促进了经济,实现了质量的有效提升和数量的合理增长。更重要的是,以“五一”、国庆为代表的“圣诞经济”依然活跃,交通物流“提速”,旅游市场“追赶”,餐饮消费成“烟花”。爆炸性的人气、熙熙攘攘的人群、交通拥堵的壮观景象,推动着我国经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也充满了发展期待。
《三季报》增长5.2%,成为行业创新和结构优化的双向引擎。培育和发展新产能是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与。这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细看三季报的成绩单,我国的“创新链+产业链”,从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从航天航空到无人驾驶,深度融合,全产业链规模效应和优势得以保持。重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水,继续注水。从产业规模看,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5.9%和16.7%。绿色低碳化取得新进展,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提高约1.7个百分点。从绿色德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企业正在经历转型和现代化。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等为代表的“新三化”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正加速“外化”,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态势。前三季度的数据充分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走向“新”、“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GDP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为GDP增长注入新活力。
《三季报》增长5.2%,得益于扩大开放和交流机会。这是一项协作努力。开放是特征符号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今年以来我国坚持以开放促合作、以发展求共赢,克服全球贸易战、关税战等不利因素,让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机遇和发展红利,贸易规模不断推新高,季度走势持续向好。据统计,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3360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6%,占出口总额的60.5%。电子信息、高端设备、测量仪器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8.1%、22.4%和分别为 15.2%。 “三新产品”、铁路电力机车等生态产品增速达两位数……租赁产品群数量和数据增长的背后,是我国积极推动国际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外贸“朋友圈”、应对外部挑战“稳”外贸的积极行动。这表明了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坚持开放合作的决心,也印证了“中国经济韧性十足、潜力巨大、充满活力”。
三季报也呈现向好的态势,我们对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十四五”规划即将结束。中国经济前三季度的优异表现,既是短期政策效应的体现,也是长期政策的综合作用。工业的复杂性和全球化。如果我们现在顺势而为,坚定发展信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有效推动政策落地,就一定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全年经济“满”注入动力和信心,打赢“十四五”收官之战,共同开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来源:京中网(湖北日报)
作者:宁云平(石岩《红笔》网评组)
编辑:杨红雷